两盈一亏曝光-3家新三板挂牌险企去年综合老本率破百 (盈亏问题中的两盈是指什么情况)

文章编号:13447 更新时间:2024-04-23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3家新三板挂牌险企去年综合老本率破百 截至目前,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挂牌的3家保险公司2023年效果单发布终了。从保险业务运营来看,3家公司各有亮点;从投资战略来看,3家公司差异较为显著;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产生两盈一亏局面。 保险业务各有亮点 从业务规模来看,在新三板挂牌的3家险企皆属于中小财富险公司,其运营战略各有特征,2023年在保险业务上各有亮点。 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保险)示意,其专一车险,保费占比约80%,其余非车险产品大多也与车主或用车相关,如汽车延伸保修服务、产品置换险等。 年报显示,2023年,众诚保险经过联结营销及抢新抓续等举措,加深与车企协作,打造汽车保险新形式,取得了单季度签单保费历史性打破10亿元,全年保费支出初次超越30亿元的效果。车险成功保费支出26.93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新动力车险保费支出12.94亿元,同比增长67%。非车险汽车延伸保修业务虚现保费支出2.33亿元,同比增长29%。 锦泰财富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泰保险)则在车险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非车险的开展力度。去年,锦泰保险车险保费支出约10.8亿元,同比增长1.27%;而其短期肥壮险保费同比增长超越99%,异常损伤险、农险等保费增速也较高。去年其车险业务占比约38.5%,较2022年进一步降低5.89个百分点。 往年4月1日,锦泰保险发布的通告显示,其募集资金算计约20.98亿元。公司以为,随着车险综合革新继续深化,车险行业集中度或将维持高位,中小险企亟须向非车险业务转型,但与传统车险业务相比,非车险特征化业务因单均危险保证金额更高,对保险公司资本耗用更大,对资本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需募资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 永诚财富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诚保险)继续附丽于股东的允许以及自身多年的开展积攒,以电力动力保险为基础,以大型商业危险保险为重点。2023年,永诚保险的业绩继续表现了股西方对业务的允许。例如,中国华能个人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开售金额占比21.23%;前五大客户皆与永诚保险存在关联相关,开售占比算计28.54%。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示意,上述3家险企的运营对中小险企有必定自创意义。比如,应精准定位,找到适宜自己的市场细分畛域,针对特定行业或人群推出定制化的保险产品;险企需增强科技翻新,应用智能化服务平台优化客户体验,应用大数据启动危险评价、优化产品设计等。 关于险企开展非车险业务,杨帆以为,该畛域市场竞争强烈,且危险复杂,对危险评价和治理才干提出更高要求,倡导险企选用在家财险、责任险等局部细分畛域展业,专一长处畛域以提高竞争力。 投资战略分化大 从去年的净利润表现来看,锦泰保险和永诚保险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升,众诚保险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由2022年的盈利转为盈余。 详细来看,2023年,锦泰保险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58.5万元,同比增长128.25%。永诚保险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51.4万元,同比增长4.13%。众诚保险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96.9万元。 从负债端来看,综合老本率100%是盈亏平衡线。去年,上述3家险企的综合老本率皆高于100%,象征着承保盈余。其中,锦泰保险的综合老本率为100.95%,永诚保险的综合老本率为101.58%,众诚保险的综合老本率为104.33%。 从投资端来看,上述3家险企去年的投资战略和投资表现出现出显著分化。详细来看,众诚保险取得投资收益率1.74%,较2022年的2.54%有所降低。公司示意,结合资本市场状况及自身资产性能战略,参与了债券、股票和基础设备债务投资方案性能,三项资产区分相应参与34.47%、218.36%、60.61%;同时,参与计入买卖性金融资产的债券基金性能,造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参与39.79%。 永诚保险的投资战略则与众诚保险呈较大反差。2023年,其参与了活期贷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基金的性能,债券性能比例同比降低。去年,永诚保险投资收益率为4.07%,较2022年的3.31%有所上升。 锦泰保险去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145.25%,关键是受益于公司权力类资产全体收益好于上年同期。数据显示,去年,其投资收益率为2.75%,较2022年的0.90%有所下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传授王国军对《证券日报》记者剖析,全体上看,以后中小财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负债端盈利难度较大,投资端假设只性能低危险资产,要笼罩负债端的老本也有较大难度。结合以后权力市场走势看,险企过度加大股票、基金等权力类资产性能很有必要。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长江财险亏损加剧战略不明 两股东难避7年之痒拟离场

近日,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财险”)第二、三大股东,分别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股份,合计约占总股本的35.34%,作价约5.66亿元。

梳理来看,长江财险成立以来频繁换帅,管理结构不稳,且业务定位正处于“调试”之中,主要保费收入来源从初期的企财险逐步向车险过渡,但也未能实现盈利。尽管依存股东优势可保证一定保费收入,但业内人士指出,股东支持仍然要基于商业逻辑,险企产品与服务才是立足之本,对于长江财险而言,当务之急或是尽快谋得一条可持续盈利路径。

35%股权遭挂牌转让,长江财险二、三大股东或易主

具体来看两项挂牌公告。

12月20日,武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长江财险2.24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8.67%,评估价为2.99亿元,意向受让方需缴纳8970万保证金;同日,长江财险另一家股东,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顾问”),挂牌拟出让长江财险2亿股股权,占总股本比约为16.67%,转让底价为2.67亿元,受让方需缴纳8009万保证金。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长江财险,注册资本12亿元,总部设在湖北武汉,是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五家大型国有企业出资组建的全国性法人财产保险公司。

从目前的股东结构来看,长江财险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且国电集团通过子公司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长江财险14%股权,双方构成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长江财险34%股权,稳坐长江财险第一大股东位置。

长江财险目前股权结构图(蓝鲸保险制图)

紧随其后的即是此次拟出让股权的武钢集团、中电顾问;与中电集团同处长江财险第三大股东位置的是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外,湖北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长江财险其余14%股权。

若此次挂牌交易完成后,长江财险第2、3大股东均将易位。据蓝鲸保险了解,中电顾问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提供电力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武钢集团为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智能设备制造、智能城市建设等。

根据评估机构对长江财险进行的最新报告,截至2018年9月30日,长江财险净资产为8.94亿元,评估价值为16.02亿元,约合每股1.335元,根据估值,武钢集团、中电顾问按持股比例确定转让底价,合计约5.66亿元。根据注册资本计算,两家股东初期出资合计4.24亿元,若此次交易以底价完成,则两家股东将实现约3成增值。

管理层不稳或致成绩不佳:亏损加剧、现金净流出

成立于2011年11月的长江财险,刚过7年生日。中电顾问、武钢集团作为长江财险的发起股东,似乎难避“7年之痒”,那么长江财险在过往的时间里表现如何?

2011年,长江财险抓住成立后的一个月,实现了17.97万元原保费收入,并在第二年实现643倍的增长,此后长江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一路上行,在2016年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22.2%,但向好趋势未能在2017年延续,2017年财险公司共计实现原保费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6%,而长城财险因车险业务保费收入缩减,全年保险业务收入约为7.68亿元,同比缩减8.5%。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前10月,长江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3.54%。

长江财险2011年-2017年保险业务收入(万)

盈利情况也并不稳定,成立第二年即实现1168万元净利润的长江财险,分别在2013年、2016年出现亏损,2017年亏损迅速扩大,净亏损达到1.1亿元;2018年前3季度,长江财险亏损延续,合计净亏约9901万元。

长江财险2011年-2017年净利润(万)

除持续亏损外,目前,长江财险的净现金流情况也并不乐观,据其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季末,长江财险净现金流为-1.1亿元,其中,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8442.6万元,主要因为保费收入增速减缓,赔付成本增加等;投资活动现金流受股票类权益投资亏损卖出影响,也呈流出状态。

2018年10月,中保协发布2017年度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长江财险评级由2015和2016年的“B”降为2017年的“C”。整体表现难言积极的长江财险,股权遭股东挂牌转让,不难理解。

业务战略不明,股东优势未必成“铁饭碗”

“管理层的稳定,对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战略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小财险公司而言,换帅或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风格”,新一站保险网李阳向蓝鲸保险分析称。蓝鲸保险梳理发现,成立仅7年的长江财险已经历3任总经理,前两任任职期均不足两年,第三任总经理在2017年上任仅1个月即辞去职务。

2018年年中,银保监会发布一纸《不予许可任职资格批复》,批复文件注明,因不符合监管对于保险公司总经理职务的履职条件,不予核准宋静刚拟任长江财险总经理的申请。正是因此,7月,长江财险任命同样出身于国电集团的孙明清为临时负责人,履职期限3个月,但因到期长江财险仍未确定总经理人选,孙明清任职延期。

而频繁换帅的长江财险,似乎也尚未谋得一条适合的经营之路。

首先,长江财险的主营业务仍在“调试”阶段。2012年,长江财险实现1.16亿元保险业务收入,保费收入占比排在首位的是企财险,其后分别是工程险、商业车险、交强险;2013年、2014年,长江财险的商业车险、交强险业务占比提升,超过工程险,仅次于企财险业务;2015年至今,车险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成为长江财险第一大保费收入来源,2017年,长江财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3.56亿元,占保费收入比约为46%,然而,长江财险的车险业务也未能免于行业的亏损“常态”,亏损3561万元。

“不少险企在成立初期表示要推进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拟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介入股东所处领域进行深耕。但在实际运营中,出于回报股东的压力,险企想要利润和规模兼而有之,最后或导致经营思路走偏”,一位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解析道。

“车险业务是刚需,且在销售环节人力成本较低,能够帮助险企迅速提升规模”,李阳补充道。但在当前车险业务整体利润微薄的环境下,发力车险或难为“长久之计”。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道,“依托于股东在所处行业的资源,保险公司可以针对具体行业的风险进行深耕保障,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风险管理方案,更进一步,则可借船出海,在积累经验与能力后,进一步面向股东所处行业,打开市场”。

举例来说,与长江财险股东构成相似,新三板挂牌险企永诚财险()股东多集中于电力、能源行业,股东行列中同样有国电集团的身影。近期,永诚财险相关负责人即表示,根据其最新的战略定位,永诚财险将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于电力行业风险保险,通过前瞻性研究,解决电力行业痛点。

“但这并非意味着险企能够获取稳定的销售渠道与业务,股东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依然会遵循商业逻辑,考量子公司所能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李阳提醒称。

蓝鲸保险梳理发现,长江财险通过股东国电集团承保的保费收入占比正逐渐下滑,2018年前3季度,长江财险为国电集团承保保费收入约为2.73亿元,占保费收入比约4成,在一定程度上为长江财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但在目前第2、3大股东同时出走,车险业务难以盈利的情况下,长江财险亟需稳定管理层,制定适宜自身发展的经营战略,谋求出路。

本文源自蓝鲸 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标签: 永诚保险险企众诚保险车险净利润

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7c9d656610fc2d1f3e86.html

上一篇:美国首次要制裁以军这是唱的哪一出美国首次...
下一篇:4人失联正在搜救海船擦碰九江大桥防撞墩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