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水源,还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因此,保护好森林资源,开展森林防火与森林抚育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并采取措施,同时探讨如何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
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不仅可能烧毁大量的林木,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是首要任务。通过宣传册、宣传车、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普及森林防火知识,使广大民众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自觉遵守防火规定。
2. 建立防火隔离带:在森林周边地区设置防火隔离带,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3. 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火源,特别是在干燥季节和高火险等级时段,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4. 建立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扑火技能。
5. 配备先进设备:为森林防火队伍配备先进的设备,如无人机、卫星定位系统等,提高监测和扑救效率。
6.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森林防火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森林火灾。
森林抚育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以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
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计划:根据森林的类型、年龄、生长状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计划,包括砍伐、修剪、施肥等措施。
2. 加强林木管理:对林木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枯死木等问题,保持森林健康。
3. 开展生态补偿:对于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区域,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如种植阔叶树种、恢复植被等,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4. 加强科研支持:加强森林抚育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森林抚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5. 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森林抚育活动,如义务植树、环保志愿活动等,提高全社会对森林抚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6. 加强部门协作:林业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森林抚育工作。
森林防火与森林抚育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防火隔离带、加强火源管理、建立专业队伍、配备先进设备等措施来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同时,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计划、加强林木管理、开展生态补偿、加强科研支持、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来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好的家园。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森林防火与森林抚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提高森林防火与抚育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森林问题。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保护好森林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林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林管护和建设工作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生态林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列入 20**年工作计划。 为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生态林管护和建设的报告,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委的常委会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委员、机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深入到林业局、龙海、小草坝、两河等乡镇,采用听取汇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法,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林业资源情况
全县国土面积420.6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30.1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4.72%;非林业用地面积190.4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 45.28%。 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99.8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3.38%;灌木林地面积为116.9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0.81%;未成林造林1.7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76%;苗圃地0.01万亩;无立木林地面积2.17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95%;宜林地面积9.4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1%。 全县森林覆盖率27.5%。
XX县非林地面积190.44万亩,现有耕地面积为117.19万亩,其中退耕判帆姿还林面积8.1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积15.83万亩,坡改梯面积 7.8万亩,尚未改造耕地面积85.46万亩 。 在退耕还林前人均耕地1.8亩,通过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后人均耕地面积1.27亩。
二、生态林管护和建设情况
(一)管护情况
全县生态林管护工作紧紧围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XX县实施方案》规划的内容,在第一期天保工程实施管护的基础上,加大了全县天然林和人工商品林的管护工作。 在第一期天保工程20**年管护工作结束后,20**年相应启动了天保工程二期管护工程。
20** 年以来,全县生态林管护工作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XX县实施方案》的管护内容和规划任务,全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每年度森林管护总面积为201.54万亩,其中:国有林10.31万亩,集体林公益林82.0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管护16.05万亩、地方公益林管护面积66.01万亩),集体商品林面积为109.17万亩。 三年投入管护资金768万元。 为了管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一是落实管护人员。 全县已落实管护人员221名,其中县国营林场森林管掘绝护人员23名,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人员11名,各乡(镇)森林管护人员187名。 二是制定了《XX县公益林管理办法》、《XX县生态林公益林管护及效益补偿资金实施细则》、《XX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制度。 通过切实有效的管护,减少了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森林轿袭火灾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发生,为治理我县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生态林建设情况
全县生态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森林彝良,美丽彝良”的目标,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五大产业支柱”为重点,分区域,分期实施。 截止20**年底完成花椒产业30 万亩,核桃产业 50万亩,竹产业50万亩,天麻菌材林 50万亩,培育天麻产业10万亩。 在完成五大产业的基础上,我县抓住国家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机遇,实施了下列重点工程。
1、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
20**-20**年我县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为:人工造林1.1000万亩,封山育林2.0000万亩,投入建设资金470.0000万元。 全面完成下达任务。
2、退耕还林工程
(1)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项目实施以来,20**-20**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项目建设任务1.0000亩,投入建设资金300.00万元。
(2)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从20**年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以来,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明显的改观。 在20**、20**年第一轮经济林、生态林的农户经济补助政策结束后,由于退耕还林林区部分群众营造林没有发挥一定的经济效益,国家针对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相应启动第二轮农户经济补助政策,经济林和生态林以125.00元/亩的经济补助方式兑现给退耕农户。 全县已实施8.0000亩的退耕还林,从20**年至20**年共兑现资金 2468.31万元。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
按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20**-2016年总体规划方案》的规划要求,针对20**年全县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为使退耕还林得到有效巩固。 全县从20**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以来,20**年至20**年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树种优化1.6000万亩,特色经济林15.8300万亩,补植补造0.5887万亩,薪炭林0.0888万亩;农村能源建设节柴改灶904户,沼气池1058口,太阳能2000户,完成国家投资2508.76万元。
4、石漠化治理工程
按照《云南省XX县20**年-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项目分别规划在洛泽河镇、海子镇、荞山镇、钟鸣镇。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搞好三年施工作业设计,并组织人员指导造林施工搞好林业项目造林工作。 20**-20**年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建设人工造林2.6890万亩,封山育林4.2055万亩,完成林业项目投资1101.085万元,。
5、造林补贴试点项目
为提高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加快全县造林绿化步伐,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了造林补贴试点工作。 20**完成年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人工造林任务1.0000万亩,投资90.0000万元。
6、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
20**年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人工造林面积1.5000亩,兑现生活补助资金300万元。
7、低效林改造项目
按照《XX县中低产林改造总体规划》,结合林业低效林分布和残次林分布区域的实际,并充分考虑乡镇低效林资源情况,在20**-20**改造期间,完成1.0000亩树种更替和3.5000亩低效竹林的改造,投入资金450.0000万元。
8、森林抚育项目
按照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政策,20**至20**年在县国营林场实施3.0000万亩的森林抚育项目,投入资金340.00万元,20**年至20** 年分别在奎香乡、小草坝镇、牛街镇、两河镇实施5.0000万亩的森林抚育项目,投入资金600.00万元。 在改造中,按照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对全县中幼林进行了技术性的抚育。
9、城市面山绿化
根据《XX县20**-20**年城市面山绿化规划》, 20**-20**年度森林管护任务为1.44万亩,实际完成1.84万亩, 人工造林任务为1.12万亩、实际完成1.1542万亩,封山育林任务为0.78万亩,实际完成0.786万亩。 开展全民植树活动,20**、20**年在角奎镇义务植树20万株。
在角奎镇大河村老鹰山片搞样板林建设,总规模共500亩,其中:耕地350亩、荒山150亩。 种植树种根据地方实际,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利益,选择以优质枇杷大五星品种为主,香樟、黄葛、桂花、刺桐等绿化树种为辅。 投资276.355万元。
10、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
按照《XX县9.07陡坡生态治理项目和封山育林实施方案》的要求,上级下达我县20**年灾后重建任务为(涉及林业重点工程部分)陡坡地生态治理1.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包括小草坝场1万亩),已完成地震恢复重建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生态林建设的推进,生态林管护量逐步增加,管护难度不断加大,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群众法律观念淡薄,林政执法需进一步加强。 调研中,乡村干部反映,由于受利益驱动的影响,随意砍伐盗伐的现象难以控制,特别是在天麻种植较多的地方,有些突出。 有的群众防火意识较差,生产用火,不注意安全,造成森林火灾的发生,应进一步加大森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林政执法的查处打击力度。 二是林权林界纠纷没有得到有效化解。 从我们调研的龙海、小草坝、两河三个镇的情况看,都反应与国营林场存在林界纠纷,镇与镇之间也有林界纠纷,同时,林改中也存在山林权属纠纷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有些山林权责不清,难以落实管护责任。 三是管护人员少,工作量大,待遇低。 调研中,各镇都反映到护林人员管护的工作量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很多山林不通公路,护林人员巡山只能步行,条件非常艰苦,工资待遇低,希望适当提高护林人员工资待遇。 四是乡镇林业站工作有待加强。 乡镇林业站是生态林管护和建设的基层单位,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森林法律法规的基础,但是,在调研中有的乡镇有编制,有机构,但人员没有配齐,部分乡镇林业站人员没有获得执法资格,直接影响到林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通过对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我县生态林管护和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法规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宣传力度
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标语警示牌等多种宣传形式,进一步对《森林法》、《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并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天保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管护上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天保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积极支持和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
(二)多措并举,切实抓好生态林的管护
1、切实提高森林防火的管护能力
火灾是森林管护的大敌,在森林防火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早预防、早部署、早落实。 进入防火期之前,各乡镇应召集各责任区的管护人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认真部署和安排护林防火工作,把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公益林区时时有人守,坚决不松懈。
二是对重点林区的路口、交通要道进行封堵、严守,进入林区严禁携带火种,坚决制止林区边缘烧地草、放荒火等现象。 三是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一旦林区或林区边缘发现火情,及时组织扑灭,并追究相关责任,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打。 四是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加强森林火灾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引发森林火灾的违法人员。
2、加大生态林巡山管护力度
为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区的管护,管护人员根据自己的管护责任、管护面积经常巡山管护,并对巡山管护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同时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盗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开山炸石、开矿采沙、乱捕滥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一切违法行为。 若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县有关部门,并依法给予从严查处。 做好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衔接工作,认真管护好各个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
3、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县人民政府应将生态林管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制定和完善生态林管理制度,使生态林建设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要层层签定生态林保护管理责任书,落实生态林管理、管护责任。 并相应制定和完善《XX县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管理办法》、《XX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XX县天然林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强化对生态林的管护力度。 另外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与全县的管护责任单位签订管护合同及限伐协议,管护责任单位与所聘请的管护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明确了各方的职责、权利、义务。
4、加强对重点生态林区的指导与督查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个责任区进行认真指导和督查,对各个管护单位责任区的管护人员出勤情况、巡山情况详细了解,同时进入责任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给予及时指导,并限期整改。
(三)加大生态林建设力度
全县生态林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森林彝良,美丽彝良”的目标,以县委政府提出“五大产业支柱”为重点,按照上级下达年度计划搞好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应抓项目质量,严格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抓好项目建设质量关。 实施项目建设的乡镇要加强对项目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投入生态林建设中。 在项目建设后,应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让项目区群众自觉进行造林和抚育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林建设管护良好氛围。
(四)要适当增加森林管护资金投入
从对全县生态林管护调研情况看,生态林管护人员221名,(其中县国营林场森林管护人员23名,海子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人员11名,各乡(镇)森林管护人员187名)。 全县生态林管护工作都落实在基层护林人员的身上,要把生态林管护工作管护好,提高他们的管护责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管护积极性至关重要。 但由于护林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大多工作热情不高,管护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要在充分利用天保工程资金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从而增强对生态林管护的信心和责任。
(五)加大林权、林地、林界纠纷的调处力度
全县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以来,在林权改革中出现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林权、林界、林地之间的纠纷和矛盾问题,特别在集体和个人与国营林场的林界和林地纠纷问题,县林业主管部门XX县直相关部门应组成调解领导组,对全县目前林权改革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加大调处力度。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对辖区内的林权、林地、林界纠纷问题进行梳理,纳入议事日程上来,逐件进行调处。 并按纠纷性质,属县人民政府协调处理的报县人民政府调处。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处理好辖区内林权、林地、林界纠纷的调解工作,林权、林地、林界纠纷的调解工作要按照不出组、不出村、不出乡的调解工作要求,把辖区小纠纷、小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如辖区出现重大林权纠纷在调解中无法调处的,乡镇人民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调解程序上报县有关部门进行申请调处,县有关部门接到林权、林地、林界纠纷案件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处,乡镇人民政府应主动配合调解。 只有调解好林权、林地、林界纠纷,才能落实管护责任,促进全县生态林建设的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的工作范围都包括哪些?国有林场的工作范围包括:铅含(一)全面负责林场辖内营林建设和森林产业。 (二)引进开发优良种苗、优质树种,新型营林技术和森林产业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促进营林技术,质量的提高和森林产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负责林场造林更新,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和森林资源调查、保护,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采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配合分场场长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二、按时上下班,做好责任山场竹木的守护巡查。 三、熟悉和掌握分管山场情况,每月对巡山护林、失盗木竹情况进行自查登记,做到心中有数。 四、认真做好看护山场的防火工作,加强巡视和防范,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对分场的责任山场出现失盗情况,要及时反映汇报,保护现场,摸清情况,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失盗卖姿原因。 六、严格考勤制度,做到有书面请假中激绝,不超假,模范遵守场规场纪。 七、按规定在分场住宿,不擅自离场外出。 八、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九、团结互助,尊敬领导,做一名优秀的护林员。
>为加强和规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日,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云南省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管护、国土绿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保护方面。 《实施办法》指出,森林资源管护支汪巧出用于天然林保护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要是对国家批准的《云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确定的国有林、非国有的地方公益林,停伐后的天然商品林,国家级公益林和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条件、政策到期的上一轮退耕还生态林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非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权利人的经济补偿等。 国土绿化支出用于林木良种培育、造林、森林抚育。 林木良种培育支出用于支持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开展造林树种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支持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开展造林树种、重要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濒危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提供良种选育遗传材料;支持采用先进技术培育造林树种的良种苗木。 造林支出用于支持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低产低效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等,省级根据乔木林、低效林、竹林和木本油料等不同情况确定补助标准。 各地应通过以奖代补、先造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建设。 森林抚育支出用于支持在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展间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补植、退化林修复、割灌除草等生产作业。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未成林造林地、一级国家级公益林不得纳入支持范围。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出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含湿地类型)的生态保护补偿、受损栖息地修复与治理,特种救护、物种保护、保护设施设备购置和维护,专项调查和监测,宣传教育,科研培训,以及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费用等。 《实施办法》提出,湿地等生态保护支出用于湿地保护修复、林业防灾减灾、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不含国家公园内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等方面。 湿地保护修复支出用于支持湿地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林业防灾减灾支出用于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生产救灾等。 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支出用于支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繁育、放归自然等拯救保护措施。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支出用于支持林业草原生态建设链判和产业发展中先进实用技术与标准的应用示范,用于科技推广和示范项目相关的简易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专用材料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支出。 此外,《实施办法》还对资金分配下达作出了规定,森林资源管护按照各地任务量、补助标准确定补助规模,省级统筹部分管护费按照支出内容和任务量确定补助规模。 国土绿化按照林木良种培育、造林、森林抚育任务困唤键量和补助标准确定补助规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保护按照相应支出内容和任务量确定补助规模。
标签: 如何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如何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采取哪些措施、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2c6a7d3c7152074614af.html
上一篇:seo具体优化流程seo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