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购物节,已经成为中国网购的标志性时刻。起源于2009年,最初由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平台发起。第一年的双十一仅有27个参与的品牌,但销售额超过了平时的淘宝商城销售额。经过九年的发展,2018年天猫双十一当天的交易额已经超过2135亿元。
然而,双十一已经不再只是阿里电商的购物狂欢节,其他电商品牌也纷纷加入,如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商城等。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电商品牌都愿意加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一个核心原因是阿里已经成功将双十一购物变成了一种节日。通过大力运营和广告宣传,阿里将双十一打造成了具有消费议程的节日。与其他节日一样,双十一为人们设定了购物的议程,提醒消费者在这一天购物最为划算。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已经没有能力创造一个类似的购物节,因此只能加入双十一,希望从中获取一部分市场份额。
另一个原因是双十一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消费仪式和文化。购物狂欢节就像是一种集体欢腾,人们在特定的时期参与同样的活动,拥有相同的情绪。通过消费议程的设置,当购物狂欢节到来时,人们自动参与其中,购物欲望在社会情绪热潮的影响下高涨起来。
然而,在阿里主导下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影响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其他电商平台应该如何应对呢?他们不能坐以待毙,需要采取行动。具体策略根据不同的电商平台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应对:
他们可以针对双十一这一消费高峰期推出自己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例如,京东推出了“1111全球好物节”,其他垂直细分电商也在近年来加入了双十一。
他们可以与品牌商合作,推出独家优惠、限量商品等,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他们可以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提高商品的品质和供应能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他们还可以加强营销宣传,通过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尽管双十一起源于阿里电商,但其他电商平台纷纷加入购物狂欢节,是因为阿里已经成功将双十一变成了一种节日,同时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消费仪式和文化。其他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推出促销活动、加强与品牌商和供应链的合作、加强营销宣传等方式应对双十一的竞争。
标签: 电商平台、 购物狂欢节、 双十一、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b8f81ddd29d5e9518fed.html
上一篇:支付行业有哪些公司支付行业将有这些变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