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色彩 (地图色彩三要素)

文章编号:39613 更新时间:2025-01-06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地图色彩——揭示地理信息的艺术美学与实用性 地图色彩三要素

一、引言

地图色彩作为地理信息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导航、环境监测等领域。
地图色彩不仅能帮助人们快速识别地理位置和特征,还能通过色彩的变化和组合传达丰富的地理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图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二、地图色彩三要素

1. 色彩类型

地图色彩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自然色彩、标识色彩和象征色彩。
自然色彩用于表示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标识色彩主要用于标识地图的指向、图例等关键信息;象征色彩则用于表达抽象或特定的地理现象,如气候类型、人口密度等。

2.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地图色彩运用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增强地图的视觉效果和可读性。
在地图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色彩搭配原则,如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的饱和度与明度的平衡等。
同时,还需考虑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影响,以传达出正确的地理信息。

3. 色彩比例

色彩比例是指地图上不同色彩所代表的实际地理范围或数值比例。
正确的色彩比例是地图准确性的保证。
在设定色彩比例时,需充分考虑地图的比例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等因素,以确保地图色彩的准确性。

三、地图色彩的应用

1. 城市规划

地图色彩在城市规划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地图色彩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城市的不同区域、道路、建筑等信息,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示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等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交通导航

在交通导航中,地图色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示道路等级、交通状况等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识别道路交通网络,实现高效出行。
在公共交通线路图中,色彩还被用于区分不同线路,方便乘客识别。

3. 环境监测

地图色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运用色彩表示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气候变化等环境信息,可以直观地展示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四、地图色彩设计的原则与建议

1. 清晰易读

地图色彩设计应首先考虑清晰易读的原则。
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应确保地图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产生混淆或误解。

2. 符号与色彩的统一

地图中的符号与色彩应保持统一,以建立一种视觉上的连贯性。
这有助于读者快速识别和理解地图信息。

3. 考虑用户群体

在设计地图色彩时,还需考虑用户群体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读者可能对色彩的感知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需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地图的普遍适用性。

五、结语

地图色彩作为地理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其艺术美学和实用性不容忽视。
通过掌握地图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地图色彩传达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未来的地图设计中,我们期待更多创新性的色彩运用,以提供更加美观、实用的地图作品。


什么是地图

地图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图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类型:(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地图是国家版图和地籍的凭证相邻国家之间,常有不断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土边界的争议。 为了保持国与国之间的长期和睦平等关系,必需严格划定国家之间的界线。 划定国界需要有凭证,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签订边界条约的重要附件——边界地图。 边界地图以精确的大比例尺地图为基础,图上标明沿边界上每一个界桩的精确经纬度,达到“秒”数,并以连接界桩之间的界线,确定为边界法定线。 在实际地面上,有的界桩之间并无阻拦,如铁丝网、壕沟之类;有的则是阻隔严峻,有宽而高的筒状铁丝网,还在内侧建有公路,用于巡查越境者;有的则以天然的河流或山脊为界。 在签订了边界条约并有边界地图作为版图凭证以后,国家的国土完整性、庄严性有了保障,然后就能依照国际法行事,边界国双方人员不得越雷池一步,并可对越境者绳之以法。 双方往来必须通过指定的通道口,不能随意穿越边界。 国家之间有边界地图。 在国内行政区辖以及不同单位、部门所属的土地也有境界图和地籍图。 城市里寸土寸金,需要建“土地档案,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都要划定属主。 在社会主义国家,土地虽属国家所有,但使用者对使用的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仍需交纳土地使用费。 因此,土地管理部门要编制土地地籍图,掌握土地使用对象的使用面积。 遇有变动,就要进行调整,重新划定使用面积和使用者;遇有土地争议,则以地籍图为凭证。 这种地籍图,我国古已有之,当时称鱼鳞图。 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任过土地管理员。 今天,土地管理部门责任重大,对国家每平方土地的使用和构成都要进行严格监督。 什么是地图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 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什么是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什么是矢量图? 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 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大地测量与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 地球是一个自然表面极其复杂与不规则的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描述各种制图现象,如何建立地球表面与地图平面的对应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引入大地体的概念。 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 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也有高低起伏。 虽然此高低起伏已经不大,比地球自然表面规则得多,但仍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 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的需要,人们选用一个同大地体相近的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简称地球椭球体。 它是一个规则的曲面,是测量和制图的基础。 地球自然表面点位坐标系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二是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上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什么是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 大地坐标系的确立包括选择一个椭球、对椭球进行定位和确定大地起算数据。 一个形状、大小和定位、定向都已确定的地球椭球叫参考椭球。 参考椭球一旦确定,则标志着大地坐标系已经建立。 什么是54北京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它与苏联1942年建立的以普尔科夫天文台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统相联系,相应的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测量,经计算表明,54坐标系统普遍低于我国的大地水准面,平均误差为29米左右。 什么是80西安坐标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什么是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的质心作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称之为地心坐标系,即要求椭球体的中心与地心重合。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时,轨道平面时时通过地球的质心,同样对于远程武器和各种宇宙飞行器的跟踪观测也是以地球的质心作为坐标系的原点,参考坐标系已不能满足精确推算轨道与跟踪观测的要求。 因此建立精确的地心坐标系对于卫星大地测量、全球性导航和地球动态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 什么是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几何法和解析法。 几何法是以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为承影面,将曲面(地球椭球面)转绘到平面(地图)上的一种古老方法,这种直观的透视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解析法是确定球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平面上对应点的直角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投影? 我国1:10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投影(又称改良都圆锥投影),现在改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我国1:50万和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角椭圆柱投影。 其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此投影由德国科学家高斯首创,后经克吕格补充,简称高斯投影。 什么是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 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 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 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 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 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如何分幅与编号?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我国对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大小都做了规定,每一幅地形图给出了相应的号码标志,这就是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分幅有两种方法:一是矩形分幅,一是经纬线分幅,我国采用经纬线分幅。 1991年前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系统是一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延伸出1:50万、1:25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在1:10万地形图基础上又延伸出两支:第一支为1:5万及1:2.5万比例尺;第二支为1:1万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采用行列式编号,其它六种比例尺的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后面增加一个或数个自然序数(字符或数字)编号标志而成。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从赤道起向两极纬差每4o为一列,将南北半球分别分成22列,依次以字母A、B、C、D……V表示;由经度180o起,从西向东,每经差6o为一行,将全球分成60行,依次用数字1、2、3、4……60表示,采用“横列号-行号”编号表示。 1991年我国制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自1991年起新测和更新的地形图,照此标准进行分幅和编号。 地图最大精度 视力正常的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短距离是0.1毫米。 因此,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地水平长度就是地图上所能表示的最精密限度,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下表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度: 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最大精度(m) 1 2.5 5 10 25 50 100 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集合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 的栅格文件。 什么是数字线划地图(DLG)?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以矢量数据格式形成的数字地图。 这种地图能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层与叠加,提取属性数据,根据矢量对象查询属性或根据属性查询矢量对象,数据易于更新与编辑和创建专题属性和绘制专题地图等。 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区域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是建立在地图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数据集,是地理信息系统赖以进行分析的核心数据系统。 DEM的水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的不同而改变,根据 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覆盖本国的数字高程模型系 什么是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或遥感图像(单色或彩色),经逐个像元纠正,再进行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彩生成的影像数据。 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什么是最早得世界地图?现存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古巴比伦地图.古巴比伦地图可在粘土把上,据记载,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局限,这一地图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扁平的园盘。 地图起源和古代地图约公元前2500年制作在粘土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用简单方法表示山脉、四个城镇、入海河道及地形特征),是现存最古老的地图。 中国夏禹时铸造了九鼎图;《周礼》中有“天下地图”、“土地地图”、“金玉锡石之图”等记载。 公元前168年绘在帛上的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是我国现存最早实测地图。 希腊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是第一个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地图的人。 中国西晋裴秀(公元223--271年)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并总结了“制图六体”。 唐贾耽(公元729--805年)用朱墨二色分示古今地名编制的《海内华夷图》传世500年。 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编制“二寸折百里”的《天下州县图》二十幅,是当时最佳全国地图。 元代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绘制了长宽各7尺的全国地图《舆地图》二卷。

drg三要素是什么

在地理方面,DRG是Digital Raster Graphic的缩写,中文叫数字栅格地图:是根据现有纸质、胶片等地形图经扫描和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集。

地图三要素是哪三个

地图三要素是哪三个 1. 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地图是一种反映地球表面或地球特定地域特征、结构及其变化的图形表现方式,是地球表面的缩影。 地图通过各种符号、色彩和文字信息,展示了各个国家、城市、山川、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探索未知、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地图三个要素的概念地图三个要素指的是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和投影方式。 其中比例尺是指地图上展现的地区与实际地面对应的比例大小关系,坐标系是指地图上的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图上各个位置的位置信息,而投影方式则是指地图将地球表面展示在平面上的方式。 3. 地图比例尺的作用和种类地图比例尺是一种在图形上表现真实世界与地图世界之间距离大小关系的器具,其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地图上提供精确的距离量度。 常见的地图比例尺有一比一、一比五百、一比一千、一比十万、一比五百万等多种种类,不同的比例尺适用于不同的地图需求,比如小比例尺适合研究与世界性关系,大比例尺适合研究具体的地理情况。 4. 坐标系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坐标系是地图中的一种重要信息,用于表示地图上各个地理位置的位置信息。 常见的坐标系有经纬度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多种种类。 不同的坐标系适用于不同的地图需求,比如经纬度坐标系适用于海拔、气候、测量等无需精度高的需求,而直角坐标系适用于城市地图、航空制图、电子地图等对位置需要高精度的需求。 5. 投影方式的作用与选择投影方式是地图图形制作的重要工具,它决定了地球上的曲面如何展示在平面上。 常见的投影方式有等经纬度投影、莫卡托投影、兰伯特圆锥投影等多种种类。 不同的投影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区与需求,比如等经纬度投影适合于中、高纬度区域的地图制作,而莫卡托投影则适合于低纬度地区的制图。 总结 地图三要素分别是比例尺、坐标系和投影方式。 比例尺是地图上展现的地区与实际地面对应的比例大小关系,坐标系是指地图上用于表示地理位置位置信息的坐标系统,而投影方式则是将地球表面展示在平面上的方式。 在进行地图制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比例尺、坐标系和投影方式,才能制作出精确的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管理运营。

标签: 地图色彩地图色彩三要素

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e39c80fef15d78859ff6.html

上一篇:地图seo地图se...
下一篇:地图色彩搭配地图色彩搭配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