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朱熹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探索朱熹哲学的意义)

文章编号:13429 更新时间:2024-04-23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探索朱熹哲学的意义

郭诩描绘的《朱子像》生动再现了明代画家朱熹的生平。朱熹于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乳名沈郞。有七颗黑痣如北斗般排列在右眼角。五岁时已能读懂《孝经》,并在书额上题字自勉。他六岁时在沙洲上画八卦,展现了早期的天赋与好奇心。

朱熹的父亲在绍兴十三年去世,将朱熹托付给好友刘子羽,并请求另外三位朋友共同教育朱熹。刘子羽对朱熹视如己出,在紫阳楼为他一家安了家。朱熹18岁时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进入仕途后一直以治县为重,秉持着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原则。

在绍兴二十八年,朱熹意识到民风的敝与国家的中兴之路不可共存,决定拜李侗为师,奠定了以后学说的基础。在回归建州后,他不求仕进,而是专注于教育和著述活动。朱熹在南宋乾道年间还积极参与抗击水灾和救济灾民的活动。

后来,朱熹开始重新思考中和旧说,重新阅读程颢、程颐的著作,开创了中和新说,这标志着他哲学思想的成熟。他在寒泉著述期间,为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创建社仓,减轻了贫民困难,缓和了社会矛盾。

朱熹乾道九年还亲书明伦堂制匾,成为后世学宫匾的典范。在淳熙二年,他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人称寒泉之会。在学术上,朱熹强调心与理的区别,并在与吕祖谦、陆九龄等人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理学家朱熹:哲学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大家

朱熹,世人尊称朱子,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生年公元1130年 ,卒于公元1200年,享年70岁,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哲学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大家。

朱熹 像

朱熹的闲闻逸事有很多,至今还在民间流传,从中我们可以窥探朱熹这个伟人的性格特点。

朱熹的故事有神笔镇流,步步香,鹅湖之会等,最有名的最具有神话色彩的就是神笔镇流了,相传,朱熹某日到访书友的宅邸,看到周围环境郁郁葱葱,山林静谥,一时手痒即找友人要来了笔墨纸砚,当场挥毫泼墨,题写“居敬”二字赠给友人,并留下书写用的茅笔,收到朱熹题字的友人当即如获至宝,把这字和笔当做传家之宝,流传给子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这位友人的后人在为官上任时,带着家传至宝坐船渡江,却不料,在过江中途,江中掀起了妖风邪浪,同船的人们避祸不及,纷纷把镇邪之物扔中江中,可是这位后人并没有携带这类物件,情急之下,最后把珍藏的朱熹题字的茅笔仍入江中,顿时,江中风平浪静,众人大喜,事后得知是朱熹用过的神笔,一时传为美谈,就这样,神笔镇流的故事就流传至今了。

还有一个朱熹的故事步步香,也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朱熹晚年时为避祸,住过山下村一茶肆,这间茶肆很独特,坐落乡间林地,竟然蚊虫不侵,原来是周到细心的老板娘用艾草熏过的缘故,后来当地的村民就叫这种朱熹脚踩过的艾草为步步香。

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生于1130年9月15日,卒于1200年4月23日,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人物,曾经做过南宋的江西,福建漳州知府等官,为官清正廉明,创办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武夷书院等,是第一个提出完整教育制度的古人,对后世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启发性。

朱熹 像

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代表,朱熹的思想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道学之太极学,通过研究儒家经典,经过自己的理解发展为义理学说。

朱熹的思想主张的基础是程颢的理本论,理,即为道,太极,他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理,都具有太极的两极性,理在逻辑上高于气,但气具有能动性,是制造万物的原料,理离不开气,它们可以通过渐变达到转化。而且理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相比于气,理为第一性,气为客为第二性,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和气就是太极的两极,生万物,万物调和归一。

这种思想主张已经具有后世唯物主义的辩证论的雏形了,通过对这种思想主张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朱熹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中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哲学思想史却并没有多少的发展,朱熹及以后的追随者们,把中国古代从孔孟时代朴素的哲学思想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对朱熹的评价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总结古人的理学思想,将理学发展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思想被称为官学。他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成为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朱熹画像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拿着圣人标准要求百姓的伪君子,也有人认为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是可以和孔子同提的人物。

批判朱熹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很多儒学观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封建帝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主张儒学中的“从一而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点,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这些腐朽的思想不仅降低了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成为中国古代思想落后的根源。其次是朱熹喜爱凭借自己的学识评价历史人物,难免过于主观。让很多不认同朱熹的人,会认为朱熹是胡说八道,没有尊重历史。最后是流传着一些朱熹不好的事迹,如 *** 尼姑及儿媳等,这些事迹是否真实我们不知,对道德要求很高的朱熹,有这样的传言,使得原本对朱熹有偏见的人开始站到反朱熹的队伍中。

赞扬朱熹的人也不少,对朱熹评价最高的就是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他提倡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在今天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不仅亲手创办书院,还重建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次就是朱熹在为官期间正直清廉,体察民情,为民着想。还创建了“社仓”,有效的防止了农民暴乱,是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有效举措。

朱熹是一个凡人,不是神人,是人都会犯错,我们不应该根据他的一两件事就对整个人产生否定,他的自律和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他对文学、科学、哲学的贡献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朱熹在我国思想史上的贡献

朱熹在我国思想史上的贡献如下:

1、哲学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汉以来的传统儒家学说,还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兴起的新儒家学说,他集儒家学说之大成,亦因其学问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接近现实生活。

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稳定其统治,从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实践与民众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2、教育

朱熹注重教育改革,提出了坚持“格物致知”的教育定位,强调从“实践”中探求知识,“观察周遭事物就可得出自己理论”,开创了东亚哲学的先河。

朱熹的主要成就: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朱熹背景资料?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标签: 人物文学家历史人物

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6a534c6b127490bb2529.html

上一篇:唐一军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唐一军部长在...
下一篇:俄国防部副部长被捕绍伊古集团遭到重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