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军对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以东的努尔沙姆斯难民营进行持续袭击。根据巴勒斯坦通讯社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0日晚,这些攻击已经导致14人丧生。在某些以军车辆撤离后,医护人员得以进入难民营并将死者遗体转移。以色列国防军当天稍早前宣称,在约旦河西岸的努尔沙姆斯难民营,以军打死了10名武装分子,拘捕了8名巴勒斯坦居民,同时有9名以色列士兵在行动中受伤。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 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 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 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 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 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 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 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 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 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 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 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 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 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 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 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 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 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以巴分治和以色列建国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 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 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 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 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 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 ”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 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 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 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 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 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 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 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 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 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 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 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 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 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 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 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 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 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 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 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 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 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 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 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 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 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 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 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 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 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 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 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 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资料一沙龙政府2001年3月上台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特别是“9·11”事件后,沙龙借“反恐”之名,不断强化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军事打击,指认阿拉法特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实体”,要求改变巴领导层,从而导致巴以和谈陷入僵局。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 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在2002年12月华盛顿会议上通过。 但由于以色列的阻挠,美国没有及时公布方案的具体内容。 去年3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并组成新内阁。 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以双方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并公布了“路线图”计划内容。 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举行峰会,宣布“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 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 为落实“路线图”计划,巴以首脑曾多次举行会晤,巴激进组织也一度宣布停火。 由于以色列坚持其强硬政策,导致巴激进派别中止停火,巴以冲突再起,和平努力再次受挫。 去年9月巴以和谈中断,“路线图”计划搁浅。 资料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去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它可能成为一个有图无路的装饰品。 一年半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路线图”确实仍停止在起跑线上。 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11月11日去世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否在新一年里重启“路线图”,终止暴力冲突,返回和平轨道,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四方提出,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路线图”计划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被巴以双方所接受。 对陷入僵局近3年的中东和平进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巴以双方陷入以暴易暴的怪圈而难以自拔。 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的军事打击和“定点清除”逐渐升温,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也不断制造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 以色列以阿拉法特“推进民主改革和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为借口,称他为“和平的障碍”,并拒绝与其接触。 以色列总理沙龙后来抛出所谓的单边行动计划,试图通过撤出位于加沙的所有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部分定居点来实现与巴方分离,然后再根据以方的主张界定一个巴勒斯坦国。 这一计划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反对,也遭到了以色列极右势力的抵制,但是沙龙还是设法在10月26日获得以色列议会通过。 阿拉法特去世后,巴以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沙龙的强硬姿态表面上有所缓和,他日前发表讲话称2005年对中东和平来说是“等待多年的历史性突破年”。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方面顺利完成了权力过渡,并表示将通过明年1月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来推动巴方的政治改革。 这些变化为重启已搁浅的“路线图”计划提供了契机。 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联合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强调,有关各方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 美国总统布什也表示,建立巴勒斯坦国将是他在第二个任期内优先考虑的事情。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方面也对重开谈判态度积极。 沙龙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日前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均表示愿意举行会晤,沙龙还表示将同巴方面讨论以色列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离的单边行动计划。 可以预见,推动巴以恢复和谈、实施“路线图”计划,将在新一年里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调。 然而,“路线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将面临众多严峻挑战。 首先是如何处理好“路线图”计划与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的关系。 沙龙政府极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并已闯过数关,这一计划不仅赢得了美国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以色列议会的认可,沙龙决不会轻易放弃。 而巴勒斯坦以及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单边行动计划必须纳入“路线图”计划之内,应以“路线图”计划为主线来实施巴以和平的步骤。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定和处理好“路线图”计划和单边行动计划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美国能否摈弃“偏以压巴”政策,在巴以和谈中充当公正、公平的调解人角色,是中东和平能否向前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偏以压巴”的政策过去一直制约着巴以和谈,美国支持并帮助以色列孤立和打压阿拉法特是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拉法特“自然离去”,对于早就希望他在巴以和谈中“靠边站”的布什政府来说,重启巴以和谈的机会成熟了。 特别是蝉联总统的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焦头烂额,重启中东和平进程,不仅可以缓解他在伊拉克问题上面临的压力,还可以争取阿拉伯国家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 然而,只要美国不放弃一贯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中东就很难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的实施是其成败的关键。 根据计划,以色列需要拆除2001年3月以后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的60多个小型定居点,大约有6万名犹太定居者将被迁回以色列境内。 沙龙提出的涉及7000多名犹太定居者的加沙撤离计划,已遭到定居者和以国内极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 “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还要求巴方进行政治改革,打击恐怖活动、解散激进武装组织。 在落实“路线图”方面,巴以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料三自4月30日“路线图”推出以来,中东和平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峰会接连不断,巴以也都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 尤其是5月29日以总理沙龙和巴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的第二次会晤,更是在一些棘手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这也是巴以爆发冲突两年半来最有成果的一次会谈。 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中东和平就有希望。 观诸过去一个月的巴以局势,至少在两个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是以色列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之后,终于接受了“路线图”;另一个则是巴勒斯坦改革取得进展,与哈马斯等激进武装的停火谈判也峰回路转。 在5月29日的巴以领导人会面时,承接这两大突破,沙龙和阿巴斯还在一些长期扯皮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比如,沙龙承诺解除对约旦河西岸城市的封锁,撤离部分巴控区,允许巴工人进入以色列工作,释放部分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相对于以方的“重建信任”举措,阿巴斯也表示出了强烈的和平意愿。 他表示,巴方将打击暴力行为,为和平创造良好条件。 他并且向沙龙通报了与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谈判情况。 这些“善意”举措如果能付诸实施,无疑为巴以双方落实“路线图”计划创造了良好氛围,也为下一步和谈奠定了基石。 巴以和谈之所以能在现在这个时刻出现进展,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最近的压力。 作为启动和平关键一步,美国总统布什下星期将前往中东,分别与阿拉伯国家领袖和巴以总理举行高峰会谈,推动“路线图”付诸实施。 面对这种大趋势,巴以也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和平意愿。 从巴以内部来看,双方也确实都有实现和平的意愿。 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半的流血冲突后,双方都认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路线图”确实是一个历史机遇。 沙龙此前也曾说,尽管他本人对“路线图”不“热衷”,但“路线图”却是目前最好的一个和平方案。 但也应该看到,盘根错节了50年的巴以问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尽管巴以和谈出现了一些转机,但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巴以仍然存在着明显分歧。 沙龙就为接受“路线图”设置了14条“保留意见”,其中包括巴方必须放弃难民“回归权”,以色列不停止犹太定居点建设。 这些保留意见,自然遭到巴方拒绝。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很可能成为和平进程的“绊脚石”。 同时应该看到,对于“路线图”,巴以内部都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也不排除会有阳奉阴违甚至故意制造事端者。 这就需要巴以双方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智慧、果断的政治决策,放弃“以暴遏暴”的手法,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保持克制,为对方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 国际社会同时也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巴以施加公正而强大的压力,确保“路线图”不再重蹈以前和平计划的覆辙。 只有这样,中东初现的和平曙光才能最终转化为和平的果实。 资料四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 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资料五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 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目前,很多国家都公开指责以色列严重违反国际法一般原则和准则,抨击以色列犹太民族由一个饱受苦难和折磨的民族变成了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刽子手,称其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行动是侵略行径。 资料六巴以冲突的由来公元前20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成为该地区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也来此并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希伯来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该地区后,将犹太人逐出该地并使之流落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公元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统治巴勒斯坦。 中东问题涉及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争端两方面,巴勒斯坦问题是其核心。 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世纪末兴起,主张犹太人回到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家园,随后许多犹太人开始移民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统治巴勒斯坦400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接管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并以约旦河为界把该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1917年,英国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准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的屠犹政策,大批犹太人想方设法移居巴勒斯坦,并不断与英国统治当局和当地阿拉伯人发生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该地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 犹太人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但阿拉伯人坚持反对并最终没有建立国家。 阿以矛盾此后不断激化,并于1949、1956、1967和1973年相继发生四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不仅占领了联合国决议划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而且占领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地区以及整个耶路撒冷市,近15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后来犹太人征服了迦南,占领了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和以色列两个国家,随后又都为外族所灭。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阿拉伯帝国南部实行宽松的宗教政策,使得犹太人得以在此生存。 此后的几百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做出了大量的牺牲。 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抢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与之发生流血冲突。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且犹太人分的的土地都是非常肥沃的平原,而阿拉伯人分的的确是贫瘠的丘陵,而且土地被分为3段首尾不能相连。 这项决议案对阿拉伯人极为不公平。 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 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 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 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千米。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 000多平方千米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千米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未获得认可)。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打算使用武力夺回被占领的领土,而以色列则依靠着美国的强大后援和先进的武器装备,经过艰苦鏖战,最终挫败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千米宽的狭长地带。 19世纪末,许多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受到锡安主义的影响,开始向奥斯曼帝国苏丹或土地分封者购买迦南一带的沼泽湿地和沙漠地。 犹太移民迁入后,逐渐群聚成基布兹的集体农场,而当时最大的犹太人城市便是特拉维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东地区已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超过500年之久。 握有政权的土耳其人为了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开始鼓励国境内的土耳其人申请血统身分证明,进而削减阿拉伯人的权益。 协约国提出能让阿拉伯人及犹太人自奥斯曼帝国独立且自治的保证,进而得到这两个民族的支持,而阿拉伯人的民族主义在此时逐渐浮现。 大英帝国于1917年宣布贝尔福宣言,支持“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但是“不可损害或侵犯居住于此地区的其他民族之人权和宗教信仰权利”。 此宣言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首脑人物们催生所致,包括当时的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在内,他们相信犹太民族的支持是赢得战争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但是此宣言也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不安的影响。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英国取得中东部分地区的委任托管权,即为现今的以色列、约旦、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 以色列人至巴勒斯坦的大移民人数持续增加,1931年底已有17%的巴勒斯坦人口为犹太人,比十年前的1922年多出6%。 在德国纳粹党执政时期,犹太移民人数达到高峰,甚至在数年内是以倍数持续成长。 许多居住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视此为一种威胁,因为许多犹太当局政策鼓励大量购买土地,并且禁止犹太地主或企业雇佣阿拉伯人。 此举迅速激怒当地的阿拉伯社区,在1920年代初便有大小不断的抗议游行,反对大英帝国委任政府对犹太移民的保障和忽视非犹太民族的权益。 首出暴力冲突在1920年3月发生于特拉海市,次年再度爆发于耶路撒冷。 温斯顿·丘吉尔发布丘吉尔白纸声明,试图安抚阿拉伯民族的愤怒情绪,说明贝尔福宣言的意图并非协助犹太人建立犹太国家。 在1929年的巴勒斯坦暴动事件中,锡安修正主义领导者兹‧加博亭斯基创立的政治团体贝塔尔在西墙举行游行,将暴动由耶路撒冷扩散至整个巴勒斯坦。 阿拉伯人随后发起报复行动,在希伯仑谋杀67名犹太人,此即为1929年的希伯伦大屠杀。 此次暴动共造成116名阿拉伯人和133名犹太人死亡以及339名伤者,但是未曾平息的紧绷气氛又于1936年在巴勒斯坦引起了长达三年之久的阿拉伯人大起义事件。 在1930年代的犹太人专属巴士,窗口满布铁丝网以阻挡从外部向车内投掷的石块、碎玻璃或手榴弹。 为了回应阿拉伯人施加的压力,大英帝国的委任政府开始控管犹太移民的人数和上限,直到委任托管权终止才解除移民禁令。 但在禁令期间,德国纳粹党正开始进行欧洲内部的种族清洗,使得大批犹太难民只能以非法入境的方式迁入巴勒斯坦,而人口的剧增造成该地的种族对立更加严重。 大英政府随后用外交手段介入也以失败收场,只能向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请求援助。 联合国在1947年5月1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其裁判委员由11个不同的国家召集而成,甚至为了保持委员会的中立,而不从世界强权的国家挑选代表。 经过了五周的实地考察,委员会建议应在巴勒斯坦分割出一块具有明显领区的分离国土,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治理。 这样的“双方治理”的提案受到联合国议会同意,以大会181号决议的名称在1947年11月举行投票,共33票赞成、13票反对和1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该方案。 阿拉伯国家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以表达他们对投票结果的不满,而巴勒斯坦的冲突在此时更加激烈,两方人马甚至公开使用暴虐的手段向对方报复。 在英国的委任治理权结束前的数月,现今的以色列国防军之前身-“哈加纳组织”(Haganah)对阿拉伯人发动了一连串的军事攻击,主动攻占了未来要双方治理的巴勒斯坦犹太统治区。 该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的阿拉伯人难民,但以色列获得了提比里亚、海法及采法特等大城镇。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及拥有由联合国划给犹太人国家的地区的主权。 次日,阿拉伯联盟在致联合国的信函中重申他们反对“两国方案”,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及伊拉克于当日进攻划给阿拉伯国家的区域边界,第一次以阿战争随即爆发。 以色列军在一些地区击退阿拉伯军队,把边界扩展至原有的犹太国界线之外。 1948年12月,以色列已占据约旦河以西的巴勒斯坦之大部分(77%),余下的土地由约旦及埃及控制,巴勒斯坦至今无法立国。 在战前及战争期间,711,000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而成为难民,始因于犹太激进团体如国民军组织和斯坦恩团体(Stern Group)等的报复式屠杀阿拉伯人村落。 阿拉伯各国的领袖皆在战前向阿拉伯裔难民们保证,在阿拉伯人战胜后他们可重返家园。 战争持续至1949年,以色列与周围邻国签订停战协议,停火线被称为绿线。 以色列的首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接受联合国提议的“巴勒斯坦双方共治”之提案,但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到: “ ……一个“不完整”的犹太国度只是个开端,而我计划要组织一支强大的军力,利用军队来抵挡所有国家的扩张及侵略。 ” ——戴维·本-古里安,致宝拉(Paula)及孩子们的信1948年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内的犹太人处境更差,大量犹太人被迫离开阿拉伯国家,也有一些人是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主动离开。 1948至1952年间,超过70万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当中约28.5万人来自阿拉伯国家。 1967年六日战争后,在十个阿拉伯国家已有超过85万犹太人离境。 也门及叙利亚发生暴动,数百犹太人被杀;利比亚取消犹太人的公民权,而伊拉克则没收犹太人财产,这些被迫离开的犹太人及其后占现今以色列人口约四成。 1956年,埃及在蒂朗海峡对以色列的海上运输实施封锁。 同年7月26日,埃及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禁止往来以色列的船只使用该运河。 以色列在1956年10月29日采取行动,在英国及法国的支援下入侵西奈半岛。 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占领加沙地带及西奈半岛。 美国及联合国随即施压,促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同意撤出埃及领土,埃及则同意该地区内的自由通航及西奈半岛非军事化。 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成立,以监督双方非军事化的落实,但以色列拒绝联合国部队部署在境内,所以他们仅部署在埃及一方的边境视察。 1967年5月19日,埃及驱逐联合国紧急部队观察员,并调动军队十万人进驻西奈半岛。 埃及又再一次在蒂朗海峡对以色列的海运实施封锁,使该地区回复至1956年对以色列实施封锁时的状态。 1967年5月30日,约旦与埃及签订互助防卫协定。 埃及调动在西奈的部队向以色列南部边界开进,以色列决定先发制人,在6月5日出动空军袭击埃及,摧毁埃及空军的大部分军力,这次空袭让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获得取胜的先机。 战争结束时,以色列攻占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及戈兰高地,此次战争对该区域内之地缘政治的影响仍延续至今。 1974年后,因与以色列战争而失去领土的埃及和约旦基于自身利益,选择和以色列进行政治谈判。 其后在美国调停和协助下,根据大卫营协议,以色列和埃及于1979年3月签订了和平条约。 其中规定西奈半岛要归还给埃及,加沙地带仍归以色列所管,其中将包含未来的巴勒斯坦国。 协议也让以色列船舰可以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并承认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为国际水道。 1982年以色列正式把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 1994年10月,约旦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约旦也是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巴勒斯坦国1988年成立后,亚西尔·阿拉法特决定和以色列进行和谈,1993年9月13日,《奥斯陆协议》签订,准许巴勒斯坦在五年之内获得西岸和加沙加沙自治。 以色列总理拉宾,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国外交部长希蒙·佩雷斯因此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这个协定建立巴勒斯坦当局,阿拉法特为第一个首脑。 1995年,拉宾被暗杀之后,和平进程停滞。 15名以色列平民死亡,130人伤。 哈马斯表示是为两名指挥官被杀复仇。 2005年叙利亚撤出在黎巴嫩的军队,结束对黎巴嫩三十年的军事占领。 同年以色列也撤出加沙地带],但哈马斯随即在2007年取得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与控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两个政权。 从此以色列收紧加沙边界的管制,加强限制人员及物资的进出。 BBC报道指加沙因此变得更加贫困,失业率高企,只有基本人道物资才可以进入加沙,出口近乎停顿,经济瘫痪。 与此同时,2006年7月,黎巴嫩真主党战士从黎巴嫩边境袭击以军,8名以军被杀,另有2人被俘,引发2006年以黎冲突,在黎巴嫩造成严重破坏。 联合国促成的停火于2006年8月14日开始生效。 超过1000人在这次冲突中被杀,大多数是黎巴嫩平民,黎巴嫩的民用基建也严重损毁,约100万黎巴嫩人及30万至50万以色列人流离失所,不过大部分人在冲突结束后能够返回家园。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摧毁了叙利亚东部一处被怀疑是核反应堆的未完成建筑物。 2008年4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向一份卡塔尔报章表示叙以双方在过去一年内就达成和约展开讨论,由土耳其作中间人。 以色列总理发言人在同年5月证实此消息。 除了和平协议外,戈兰高地的未来亦有被讨论。 2008年8月26日,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批评以色列在西岸增建定居点会损害和平进程。 哈马斯与以色列的6个月停火在2008年12月19日届满,延长停火的尝试不成功。 停火结束后,以色列攻击一条怀疑用作袭击以军的隧道,数名哈马斯成员丧生。 哈马斯恢复向以色列城镇发射迫击炮及火箭弹,单在12月24日就发射了超过60支火箭弹。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打击哈马斯。 人权团体及救援组织指摘以色列及哈马斯双方犯下战争罪行,呼吁进行独立调查及重新检讨是否继续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这次冲突在2009年1月18日结束。 2009年12月,以色列表示打算在东耶路撒冷再多建700间住宅。 美国批评此举会打击与巴人的和谈。 巴方推迟与以方的谈判,直至以方停止在巴人认定属于巴勒斯坦的区域兴建新的定居点。
标签: 巴勒斯坦、 通讯社、 以色列国防军、 死者、 以色列、 难民营、 约旦河西岸、 沙姆斯、 消息、 武装、 遗体、 车辆、 时间、 分子、 医护人员、 城市、 士兵、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da6039219a7dac963783.html
上一篇:美股黑色星期五战略定力剪刀差背后的故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