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永远铭记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文章编号:13386 更新时间:2024-04-22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人民英雄纪念碑(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聚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家、艺术家,如魏长青、郑振铎、吴作人、梁思成、刘开渠等。从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亲自奠基,毛主席的题字经过放大后刻在石碑上,标志着纪念碑的建设正式开始。

人民英雄纪念碑永远铭记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耗时颇长,在1958年4月22日落成,并于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整个建设过程中,不仅聚集了当时的能工巧匠,碑石石料的采集工作也是宏大的。纪念碑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最主要的大石料采自青岛浮山,其石坯长14.4米,宽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运输过程历时7个半月,共计7116名工人参与其中。据统计,纪念碑的建设耗资达3亿余元。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标志着这项重要工程的启动。众多建筑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参与了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选择,经过多次征集意见和修改,最终确定了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为了体现纪念碑的宗旨,即纪念死者、鼓舞生者,1953年3月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选出8种方案,最终选定了碑形设计。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设计上的分歧,例如碑的下座建造、碑身结构、碑顶造型等方面。经过中央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初步协商,最终确定了台基部分、碑身设计等内容。尽管在设计时未考虑抗震因素,但纪念碑在唐山大地震中得到了考验。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过程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力量,也体现了对英雄的崇敬和纪念。这座纪念碑见证了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历程,代表着人民的共同记忆和荣耀。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63周年,哪些人民英雄让你无法忘怀?

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改变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他们是我们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久,永载史册,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一、赵世炎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早在读书时,赵世炎就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来他赴法勤工俭学,参与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1927年赵世炎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他顽强不屈的意志和英勇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2009年,赵世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二、左权

他是我国八路军高级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军事才能突出,曾参加长征运动,参与指挥攻打腊子口、山城堡战役等,为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少贡献,后来为了掩护队伍机关转移,不幸牺牲。为了纪念左权将军,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多地建设纪念馆、雕像等进行纪念。

三、彭雪枫

毛主席曾评价他: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彭雪枫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投身革命二十年,参加过不少战役和运动,在亲临战场前线指挥时,不幸中弹身亡。他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永远不能忘怀。

四、赵登禹

他是一位抗日英烈,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毛主席曾评价他: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的确,他是光荣的人民英雄。

正是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了中国的今天。他们用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壮丽篇章,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伟大气节,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纪念英雄,继续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人民英雄纪念碑内容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铭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繁荣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立的。这些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奉献了一切,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象征性的建筑,人们可以更好地缅怀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风格跟结构

建筑风格: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并融合了苏联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使其具有独特的风貌和时代特征。整座纪念碑高38米,由白色花岗岩建成,底部为长方形水池。在水池的周围有八组雕塑,分别代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八个主要的历史时期。

建筑结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四棱台形的结构,上面覆盖着一个巨大的花岗岩顶面。在顶部有一个直径达1米的巨型浮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的场景。此外,纪念碑四周还设置了一些雕刻精美的浮雕,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各种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奋斗历程。

清明日,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_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2015年04月03日10:27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清明日,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我们的民族走过怎样的坎坷,我们的先辈作出什么样的牺牲,一笔笔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 这字字句句间,跃动着中华民族之魂,生长着中华民族之根。 重温碑文,是记忆的唤醒,是灵魂的触动。 对先烈寄以最深切的缅怀,就是要循着英雄的足迹走下去,承着英雄的事业干下去。 春雨纷纷,清明又至。 在这个追宗溯祖、慎终追远的时节,人们思亲怀故、寄托哀思,也感恩先烈、遥寄思念。 此时此刻,来到天安门广场,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更觉荡气回肠、心绪难平。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文很短很明了,不过三句话语、一百来字;碑文又很长很深沉,书写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艰辛奋斗历程,传来历史深处的回响。 遥想当年,这座厚重的纪念碑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开国领袖大笔挥就的字句间,浓缩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史,记录着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斗史,更鲜明昭示着他们那代人与先辈们的价值选择与责任担当。 我们的民族走过怎样的坎坷,我们的先辈作出什么样的牺牲,一笔笔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 这字字句句间,跃动着中华民族之魂,生长着中华民族之根。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自由,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幸福。 回顾过往发生的一切,回味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种种,今天的生活才会深度解码。 当我们沐浴着和平阳光,庆幸远离战乱冲突,尤应牢记先辈在战火硝烟中的百折不挠、舍生忘死;当我们目睹国家实力步步增强,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红利,不能淡忘先辈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披荆斩棘;当越来越多国人走向世界,时时感受祖国的庇护与温暖,更须感念先辈为强国之梦奠定的宝贵根基。 近日,网络热传两张照片,一张是叙利亚小女孩误以为相机是武器而泪汪汪举手投降,另一张是中国小姑娘一脸灿烂牵着海军姐姐的手登上了回国的军舰,对比如此强烈,动容之余更应感恩前人的付出与奉献,“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 ” 让人民获得幸福而甘于沉寂、甘于牺牲,是无数英烈作出的人生选择,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决不能忘却自己的英雄。 对历史的态度、对烈士的认知、对来路的辨识,是一块价值试金石,检验着个体的良知、社会的风尚。 今天的中国,社会思潮日益多样,价值选择日益多元,能否坚持初心、不忘来路,面临着种种挑战。 其中,“历史健忘症”现象尤其令人担忧。 许多人不读史不懂史,报端网络充斥明星的八卦丑闻、爱恨情仇,一些年轻人整天哈这个哈那个,说起明星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说起民族历史却一问三不知,对英雄先烈的罹难日、纪念日态度淡漠。 然而,恰恰是后者集成的群体,才是联接民族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强支撑。 中国社会从不缺少英雄,过去是,今天也是;中国社会不能缺少英雄,过去是,今天也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冲刺关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之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拳拳爱国心、铮铮报国志异常宝贵,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把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和人民的实干之士、奉献之人需要越来越多。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中,汲取那些大智大勇、大爱大义者的精神财富,追寻国家和民族向前行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是记忆的唤醒,是灵魂的触动。 英雄先烈用鲜血铸成的灯塔,用生命铺就的前路,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答案清晰展示在中华民族面前,展示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 赓续传统,对先烈寄以最深切的缅怀,就是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循着英雄的足迹走下去,承着英雄的事业干下去,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汤华臻)

标签: 建筑地点文物考古地理

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ef3d99024dc266e7c6a4.html

上一篇:一个充满灵感和热情的创作者福岛莉拉一个充...
下一篇: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深入探索中国丰富的生物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