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徐晓飞
编辑丨周蕾
大模型通义千问今天在阿里云大会上的亮相,标志着又一家互联网巨头正式加入ChatGPT军备竞赛。
要判断巨头们此次厮杀孰胜孰负,有一条十分关键的预测逻辑:
互联网企业在云智一体化的进展越快、成果越扎实,他们在这轮比拼上就越有希望下出先手棋。
如今无论是大模型,抑或是其他云或AI的产品矩阵,某种程度上来说,均是巨头们云智一体化的产物。
云智一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20年百度智能云发布的战略中,此后各家科技巨头也在实践中,逐步推进云智体系的打通和融合,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了行业共识——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云智一体的演进之路道阻且长,对企业而言是战略眼光和定力上的巨大考验。
云智一体落地难,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来自组织隔阂。
互联网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迅速跟进了AI与云两拨技术潮流,各自配备人才、组建团队,也相应地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但这也使得AI和云,逐渐在企业内部演变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
2015年左右,海内外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把AI作为单独的战略性技术,多数归属于技术职能线。简单来说,即是将科学家们都汇聚在AI研究院里,不隶属于任一业务线,以研究为第一要务。
此举之利弊, 《我为什么支持BAT拆掉AI研究院》 一文有过详细分析:优势在于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能集科学家之力走在技术前沿,但与业务部门的割裂,使其缺少工程化能力和核心场景数据。
2018年后,AI商业化落地需求日益迫切,AI部门也逐步像云部门一样,面临对外商业化的目标。加上二者在技术层面也有更多紧密融合,两大部门携手共进的形势更为明确。
过去AI和云在组织架构上各自独立,分别拥有专属的负责人和汇报对象,融合只停留在了虚线的项目协作上。
科技大厂要打破这种内部僵局,并不容易。譬如微软,就在2017年夏天,做出了这样一番调整:
也就是说,微软选择在云抽出一个小分队,向AI部门汇报,来实现第一步的组织协同。
到了2018年,云智一体的融合进一步加深。黄学东、Yu-TingKuo等资深副总裁级的科学家以及相关团队,从沈向洋旗下调任到微软云体系。不久后,这支由Sirosh带领的小分队,也重新被收编回微软云体系,相当于JosephSirosh带着沈向洋的团队,重新回到微软云,让云和AI进一步融合。
同时,微软云也改名为微软云与人工智能事业部,在组织上真正实现了云与智能的一体化。在此之后,微软在云的销售业绩、AI商业影响力等各方面上,均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
目光放回国内,最先提出云智一体的百度,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云和AI的独立。2020年5月,百度宣布由CTO王海峰统领实现云与AI及基础技术体系的统一,明确提出了云智一体战略。百度智能云也在2020-2022年期间,以一年一级的频率,完成了云智一体架构从1.0到3.0的升级。
腾讯云与腾讯优图也曾经历过类似情况。二者虽同属于CSIG(云与产业互联网)事业群,但腾讯云的主要目标落在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上。而早年间的优图,更多是全集团计算机视觉中枢的角色,即科研先行;随后虽对外输出,但与腾讯云在销售、交付等环节上相对独立。
2022年,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之后,例如让优图部分管理层在腾讯云挂职,负责或参与进腾讯云部分部门的工作,CSIG完成了云与AI的磨合,云智一体的战略逐渐清晰。
而阿里也同样走过一段充
标签: 有限公司、 深圳、 互联网、 科技、 云付通支付科技、 云支付、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4a3716f6bb0a4cc5e086.html
上一篇:商家支付宝云闪付怎么开通的商家支付宝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