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方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对中国大陆出口的前30大商品中,竞争力最强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芯片和液晶显示面板及材料部件方面。
首位的商品是各种芯片,包括手机处理器和AI芯片,占比高达40.46%,其次是记忆体,即用于手机和电脑的RAM和ROM内存,占比为7.29%。这两项商品直接出口芯片,总占比达47.75%。
第三位的商品是硬盘、SD卡等固态存储装置,占比为2.7%,其中也含有芯片。除此之外,前30大商品中还有其他与芯片相关的产品,比如第17位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占比0.57%)和第19位的晶圆(占比0.53%)。
液晶显示屏幕相关产品或半成品在前30大商品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排名第四、第八和第十三位,占比分别为2.03%、1.53%和0.79%,合计4.35%。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可以视为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的第二大商品,仅次于芯片。
排名第12位的偏光性材料制成的片和板应该也与液晶显示屏相关,占比0.86%,综合下来,液晶显示屏相关出口占比超过5%。
其他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超过1%的商品包括印刷电路(占比1.56%)、化工产品对一二甲苯(占比1.33%)以及一些机器零部件等。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有形的出口商品和无形的出口商品(服务)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就有形的商品而言,则是指物质形态上和功能形态上不同类别、档次、花色品种的商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整个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科技、服务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短短的20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与国际市场上需求结构的变化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也是跟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将我国抓紧时间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紧迫性提到了面前.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形势,及时调整、优化和改善我们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确保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地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 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 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 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学说已逐渐成熟。 其中一部分已被编入教科书,另外部分仍在继续讨论之中,仍是贸易的前沿论题,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并阐述其对我国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为贸易原因提出新解释的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1)a〕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具体讲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 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 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 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 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二、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 在经济学文献中,虽然已有许多理论阐述了技术在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讨论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也分析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把技术变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结合起来研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课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新发展的背景也与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有关。 在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说明了当前“北北贸易”和同类产品之间贸易的原因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探讨。 为什么会有规模经济?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国际分工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说技术的差异与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术又是怎样产生、发展、传递的?技术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 学者们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中,关于国际贸易、技术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文章很多。 从其理论渊源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研究技术怎样影响贸易和增长,同时把技术发展作为科研、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 1.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1)技术差异所形成的贸易模式 除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贸易学说外,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上的差异亦被用来说明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在他们的研究中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 产品生产需用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规模经济。 但如果两国在生产技术上有某种细微的差别,劳动生产率就会略有不同。 在两国的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 戴维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设两个国家两种产业。 其中第一种产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而第二种产业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 假设其中一国在第二种产业的生产中与国外略有技术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略胜一筹。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素价格的相等会使该国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而别国则会生产出口另一种产品。 马库森、斯文森和戴维斯的研究说明,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上的差异亦可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intra—industry)的贸易。 (2)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福利的影响 克鲁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 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类国家: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发达国家)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亦分为两类:技术密集型产品与非技术密集型产品。 这些假设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发展在于:假如技术变动了(而不管为什么会变动),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福利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这种技术进步发生在发达国家,则结果是没有坏处。 第一,对发达国家来讲,它技术更高了,产品更先进了,由于本来就在技术上领先,更新的技术的产生并不面临什么竞争,也不威胁别国,别国也威胁不了它,所以技术进步对它有好处。 第二,对落后国家也没坏处,因为技术差距拉大了,给后进国家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和赶超。 所以技术进步发生在先进国家对这两类国家均有利。 对先进国家唯一的不利之处是对一些本来就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技术进步和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这些产品的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有可能变得不利。 假如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呢?克鲁格曼认为结果是缩小了两类国家之间的差距,对原来先进国家是一种竞争,对他们不利。 后进国家会因为自己有能力生产这类产品而减少进口,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使该类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先进国不利,二是如果这种产品需要密集使用后进国本来就稀缺的资源,那么对后进国来说也不利。 2.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贸易理论的另外一方面发展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研究技术变动的原因,也研究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叫“干中学”(learningby doing)。 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 另外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innovation)。 技术革新一般是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结果。 (1)“技术外溢”(Spillovers)与“干中学”(Learing—by—Doing) 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 在许多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 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 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被称为技术“外溢”(Spillovers)。 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 “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 技术外溢,又可分国际、国内、行业间和行业内几种不同情况。 a)国际技术外溢 国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如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到了别的国家,从而使别国的生产者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 为了说明技术在国际间的外溢,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 在两国没有贸易时,各国的生产是由本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决定的,A国有生产X的比较优势,B国则有生产Y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会专门从事X的生产和出口,B国则专门生产和出口产品Y。 这是贸易发生后的最初均衡。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技术是无法垄断的,可以通过商品贸易“外溢”到别国。 贸易的结果,AB两国的生产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产技术并有可能对本国的生产进行调整。 这种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外溢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情况是,A国本来有生产商品X的比较优势,但B国生产X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 A国引进了B国生产商品X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 这种结果发挥了本国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A国的长期增长。 另外,商品X本来就是B国相对短项,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 A国多生产X可以使B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也有利于B国。 这种技术的外溢使原来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绝对优势”决定。 技术外溢的结果,两国都从中受益。 但是如果B国生产商品Y的技术比A国先进,A国从B国中学到这种技术并用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Y。 对A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B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 如果A国生产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资源,对A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 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参见Yanagawa,1993)。 b)国内的技术外溢 国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在本国范围内的传播。 由于地理、语言、文化等原因,国内技术外溢比学习外国技术更快。 八十年代后期,克鲁格曼和卢卡斯(Lucas)分别讨论了国内技术外溢的问题。 在克鲁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一系列产品。 其中任何一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中有最初的领先地位。 尽管技术可以在国际间传播,但本国内的技术外溢会更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较快的国内技术外溢过程,该国原先的领先的行业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国内技术外溢”也会使别国在他们原来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有领先地位,技术的国内传播使各国的差异扩大。 卢卡斯(1988)的模型与克鲁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设一系列国家,生产两种产品:X和Y。 各国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相同,但对两种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 一些国家生产X,另一些国家生产Y,形成最初的国际分工。 由于技术在国内的外溢,生产X和生产Y的国家都会在各自的专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各国对两种产品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很难改变,除非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改变原先国际分工的地位,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向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也只能是那些原来就在边缘上的国家(marginal country)。 克鲁格曼和卢卡斯的分析说明: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国内生产技术的外溢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 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这与国内的技术外溢是有关系的。 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种生产格局,改变是不容易的,因为产业规模与国内的技术外溢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成本增长的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就会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 历史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行业之间(inter—industry)和同行业之内,许多行业虽然产品不同,但所用的资源有许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产率对各行业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另外,这里的“技术”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生产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因此,一个行业拥有的技术优势也可能外溢到别的行业,使别的行业的生产率也有所提高,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1)c〕 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有不同的产业集团(industry clusters),各集团生产类似产品但生产技术不会完全相同。 与国外类似的产业集团相比,生产上也会有不同的优势。 国际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和技术外溢会缩短各产业集团的技术差距。 (2)发展研究(R&D)与技术创新(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创新,它是一种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 新技术的开发主要表现在:a)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资源;b)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最终产品可以由一个企业变成许多个企业来生产。 同一企业中也可分为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产品的一个零部件。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个部门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而在这个具体的零部件生产中,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 换句话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润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中获得,每个生产环节都独立出来,都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 对利润的追逐使生产的每个环节上都有改进技术的动力。 开发型技术进步也常常是在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的。 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产生出新技术。 与“干中学”不同,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证这些投资能够获利的条件下,企业才会去研制新技术。 因此,一国能否获得大幅度的开发型技术进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没有保护的话,企业开发新产品所冒的风险与其收益不对称,也就没动力去投资、研究。 (2)要鼓励对科研的投资。 干中学虽然也能提高技术,但毕竟有局限性,毕竟只能缩短与先进技术的差距,一个国家要想技术上领先,就必须有开发型的技术进步,但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资来保证的。 国际贸易与开发型技术变动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给各国互相启发的机会。 新技术的开发不再只是个别国家的行为,而成为各国的共同努力。 这里边也有一个技术开发的规模经济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贸易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使开发研究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的科研开发成本。 一项新技术从一国开始后,另一国可以马上引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不应重复同样一个过程。 当然,这样做需要许多政治条件和技术条件,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也会影响贸易模式。 在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和“干中学”的模型中,最初的贸易模式都是给定的,都假定各国在生产技术上有差距但没有讨论为什么有差距。 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模型则揭示了产生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 综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技术的国际国内外溢和干中学的过程有可能缩短各国技术上的差距,本国原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对于一国的长期发展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发展研究的投资和不断开发新的技术,是改善一国的贸易地位和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措施。 三、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启示 过去十五年来,我们虽然在开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贸易政策上仍受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们在出口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开放国内市场方面顾虑重重。 在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把扩大进口和开放市场看作是一种进关贸的代价,是为了获得某种权利而不得不承担的“义务”,其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怎样选择保护对象?采用什么方式来保护?保护的前景与代价是什么?我们必须充分估计为保护所付出的代价,并努力以最小的代价来实现我们发展先进或幼稚工业的目标。 古典和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已经分析了保护给消费者和整个国家福利所带来的损失。 关于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学说又为我们揭示了保护所失去的“外部效应”,尤其是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进口的限制,损失的不只是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拖延了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过程。 电脑等科技知识产品与一般消费品不一样,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包含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电脑迅速普及所能带来的外部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况且电脑行业发展的关键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来促进软件的开发。 通过贸易壁垒的办法来保护幼稚产业,其代价和结果都是必须考虑的。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还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的贸易理论揭示了当代国际市场的垄断竞争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工业产品。 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进口又出口。 现代的国际竞争并不局限于个别产品的得失,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限制外国优质产品的进口,不一定非要通过保护来生产国外已占优势的产品。 对外开放某些市场,并不等于国内的同类产业就不能发展了。 别人生产了一些种类型号,我们可以集中资源生产别的或新的种类型号,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向国外出口。 怎样使某些产业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 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和现代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如何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成为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如果政府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有发展前途并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帮助其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话,对本国利益和发展都会有利的。 这种贸易保护着眼于一国长期的战略发展,被称为“战略性贸易保护”。 不少国家曾采用过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如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对许多产业有过保护。 它将一个产业保护一段时期,然后就转移。 保护的目的只是希望在保护期内,让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和自行不断壮大的能力,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 保护的时间是短暂的,保护的行业是不断变动的。 克鲁格曼借用了吉文斯(Givens,1982)的说法,将其称做“狭窄的、移动的保护带”(the Narrow Moving Band)。 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也要从动态上考虑。 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尽可能精确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并不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简单地利用贸易壁垒来保护幼稚工业是一种被动和陈旧的方式,代价是不小的。 而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某些产品(不一定是整个行业)实行保护也许会带来长期的优势和利益,但是这些产品不一定是幼稚产业,保护的手段也不一定是贸易壁垒,可以是代价较小的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保护的时期应是短暂的,这种保护是一种积极的,有前途的保护。
截至2018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一是进出口更趋平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4.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收窄21.8%,中国市场向世界进一步开放、共享。
二是贸易伙伴多元化积极推进。对东盟、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3.7%、14%和12.4%,共同拉动同期外贸增长3.1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是市场主体表现更加活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5%,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6.5%。其他各类型企业进出口也实现增长,市场主体参与外贸发展的动力更趋强劲。
扩展资料: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措施:
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两难或多难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企业、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来努力。从出口来讲,决定性因素还是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有我们自身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在外贸出口当中中小微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再加上这些小微企业适应市场快、船小好调头,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映更加灵敏,所以他们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是我们国家对外贸易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成果。
过去外商投资企业占我们国家外贸出口50%以上的情况在逐步改变,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势头。就此来讲,我们国家已经确定对外贸易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商品结构一系列措施。
扩展资料:凤凰网-海关总署:进出口产品结构更为优化 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
一、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状况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虽然遭受了一系列国外的技术壁垒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但农产品出口得益于欧元等其他国家货币同时升值,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2007年我国农业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7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0%;其中出口额达到了3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8%;进口总额达到了4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1%。 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遭受到了国外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直接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损失,其扩散效应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据统计,2001年中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而且2002年以来呈增加趋势。 由于欧盟自2002年初开始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导致2002年上半年中国水产品出口下降70%以上,仅浙江一个省2002年一季度就因此减少农产品出口1亿美元。 二、2007年我国各地区农业品出口分布根据对相关统计的数据整理,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金额达到370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出口总金额约280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金额的76.7%;中总地区出口金额约5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金额的14.6%左右;而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金额约30亿左右,约占全国出口总金额的8.7%。 另外,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是山东省,出口金额接近1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15.8%,其次是广东省出口了41亿美元,同比增长卫4.8%;第三位的是辽宁省,出口了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从整体来看,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外的一些非关税贸易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提供一定的条件。
标签: 大陆、 记忆体、 二甲苯、 固态、 化工产品、 部件、 台湾、 装置、 方面、 处理器、 液晶面板、 手机、 商品、 实际、 偏光、 结构、 半成品、 旗舰、 产品、 出口商品、 屏幕、 材料、 液晶显示、 竞争力、 内存、 电脑、 芯片、 中国、 面板、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5671f3f44a4dcdfec8e7.html
上一篇:警告百年一遇的洪水要来了百年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