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垃圾是如何赚钱的 (捡垃圾是如何创造出10万 - 的阅读量)

文章编号:4586 更新时间:2024-01-05 分类:互联网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捡垃圾是如何创造出10万+的阅读量?人总会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一描述十分空洞,他都仍会相信其反映了自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或许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鸡汤总是很受欢迎,今天推荐一篇关于「捡垃圾」的文章,这是在社交媒体文章中又一种奇妙的存在。

捡垃圾是如何赚钱的捡垃圾是如何创造出10万

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只要话题中包含了某一个短语,那么这篇文章似乎就能从一众社交媒体文章中脱颖而出,打动万千读者并获赞无数。而这个清纯不做作的短语其实就是——捡垃圾。

我们搜集了一些100000+的文章,有关捡垃圾这个话题的文章非常受大家喜欢和推崇。比如说: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了22年垃圾,娶了中国姑娘火遍BBC……

90后美女的零垃圾生活让无数人喊好变态;

大理90后文艺男,捡垃圾为生,顺便画画…结果刷爆朋友圈!

为了干掉全球垃圾,他发明能吃的勺子;

他辍学花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赚到32亿;

一群65+老人,坚持13年零垃圾,各个年入千万;

大海太脏了,这两个澳大利亚人给它做了个垃圾场火遍全球……

仔细回想一下,在生活中,垃圾并不是一个惹人喜爱的词语,而遇到垃圾的时候大家普遍的态度也是避之唯恐不及。很少有人会在小学作文里把自己的理想写成清洁工,并且许多中国父母至今教育孩子都是用那句看见没有,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去扫大街,更别提前段时间引爆话题的小说《北京折叠》里第三空间那并不令人舒服的印象。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却对相关的文章如此青睐,喜爱程度可具体划分为阅读、点赞、评论、转发几个等级,这个变成文字和配图的话题似乎脱去了它们丑陋的外形和刺鼻的气味,变得赏心悦目甚至感人至深。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环境心理学中的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人们内心希望去做的事通常会被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干扰,当人感到自身无力突破现实中的束缚时,就会诉诸精神上的解脱,即想象和抒情,对另一种生活形态产生幻想和向往。

如果我们抛开捡垃圾这个噱头,去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它们绝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捡了一辈子垃圾的普通故事。相反,这些故事大多包含梦想、信念、创新、成功等等正能量的内核,它们的主人公为了内心的坚持违背了社会普遍认知中正常的上升通道,以另一种姿态获得了成功,这是许多人无比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愿景。

少年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设想过自己的未来,但只有少数的幸运儿真正做成了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最终会放弃理想向现实屈服,把曾经梦到过无数次的冒险深埋在心底,转身走进人海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热爱文学的人学了经济、要当歌手的人成了上班族、想环游世界的终老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最终我们都成为芸芸众生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员,并且这个过程被很多人冠以一个无比正义的名号——成长。

可是这些靠捡垃圾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恰恰放弃了曾经让我们屈服的安稳,毅然辍学、辞职甚至离开自己的家乡,把自己真正的兴趣变成了一生的事业,于是我们在屏幕前读着别人酷炫的故事,默默缅怀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与冲动。

安慰与动力的共鸣

心理学上有一个着名的巴纳姆效应,是说人总会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一描述十分空洞,他都仍会相信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这些有关捡垃圾的文章在结构上十分类似于励志鸡汤,主人公原本平平无奇可能还生活坎坷,某日灵光一现决心捡垃圾之后终于实现了非凡的人生价值,要么收获名利,要么影响周遭。而文章中突出的标签:平凡、90后、文艺、执着、有梦想……虽然这

标签: 10万阅读量捡垃圾人格描述巴纳姆效应鸡汤

本文地址: https://yihaiquanyi.com/article/6f41d27b0808698fda0b.html

上一篇:知名财经媒体人罗琦简历知名财经媒体人吴晓...
下一篇:杜兰特单节38分杜兰特34分库里准三双勇士胜...

发表评论